2007年10月24日 星期三

東京迪士尼樂園




檢視較大的地圖


東京迪士尼樂園
1983年開幕的東京迪士尼樂園,是迪士尼歡樂王國第一個位於美國以外的據點,每年遊客超過1700萬,獨家商品2萬件,每天都有精彩表演與遊行。適合全家人一起玩,也是約會的好地點。東京迪士尼樂園位於東京近郊千葉縣浦安市舞濱,從東京市區前往十分方便。
多年來,東京迪士尼樂園的來客數一直高居世界主題樂園的第一名,而且重複遊園率很高,這與它年年更新有很大的關係,難怪大家總是一玩再玩不會厭倦。
東京迪士尼樂園的設施經常更新,表演也不斷推出令人驚喜的變化,為了迎接2000年,又設計了更炫的活動。
而2000年的東京迪士尼樂園,也將由主題樂園(THEME PARK)躍升為主題渡假世界(THEME RESPORT),除了現有的東京迪士尼樂園(TOKYO DISNEYLAND PARK)之外,並有東京迪士尼海洋樂園(TOKYO DISNEYSEA PARK),與伊克斯皮兒莉(IKSPIARI)大型購物中心,將於2001年秋天起陸續登場。讓所有無國界、無年齡限制的人如此迷戀,就要像迪士尼這種不會變老的世界級樂園才做得到。
實用資料
資料來源yahoo奇摩知識家
地圖來源 google map http://maps.google.com/maps?f=q&hl=zh-TW&geocode=&time=&date=&ttype=&q=yulara&ie=UTF8&ll=-25.22482,130.98587&spn=0.133551,0.228653&z=12&iwloc=addr&om=1

2007年10月17日 星期三

巴里羅切巧克力



檢視較大的地圖
巴里羅切的巧克力也是南美洲有名的(他們真的是很想當「小瑞士」)。全城到處都有巧克力專賣店。最有名的一家叫“Del Turista”,據說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及阿根廷其他大城都有分店。 J有不少背包族 (backpackers)嫌巴里羅切太觀光化,只待了兩晚的我倒是還蠻喜歡那裡的。這裡景色優美、物價不高,觀光客不像歐洲那麼多,再加上很容易享用到阿根廷聞名的牛排及洪葡萄酒,實在是度假的好去處。只可惜離亞洲實在太遠了。
這城鎮不大,但走起來非常賞心悅目。許多建築看起來很有瑞士風味,而且餐廳及酒吧夜店的選擇也不少。
資料來源yahoo奇摩知識家 八里羅切巧克力真好吃
地圖來源 google map http://maps.google.com/maps?f=q&hl=zh-TW&geocode=&time=&date=&ttype=&q=yulara&ie=UTF8&ll=-25.22482,130.98587&spn=0.133551,0.228653&z=12&iwloc=addr&om=1

2007年10月10日 星期三

哥本哈根


檢視較大的地圖
聖彼得教堂(St.Petri Church),德國式教堂,始建於1450年,教堂塔建於 (Christian IV) 建於1637年~1642年
科隆伯格Kronborg),世界遺產,莎翁名著《哈姆雷特》的故事發生之地
羅斯基勒大教堂
資料來源yahoo奇摩知識家哥本哈根大教堂
地圖來源 google map http://maps.google.com/maps?f=q&hl=zh-TW&geocode=&time=&date=&ttype=&q=yulara&ie=UTF8&ll=-25.22482,130.98587&spn=0.133551,0.228653&z=12&iwloc=addr&om=1

2007年10月3日 星期三

孟買


檢視較大的地圖


◆孟買~印度第一大城,孟買繁華市景:印度門,濱海大道,維多利亞  車站,威爾斯王子博物館。 ◆建於 5~8 世紀的石窟寺院,精美的雕刻令人嘆為觀止。 ◆黃金州果阿~擁有陽光燦爛的海岸,融合印度及葡萄牙傳統的文化遺產。 ◆素有德干高原上小泰姬瑪哈陵美譽-比比愒 Bibi Ka 陵寢,是奧朗澤大帝為  他的愛妃所建,雄偉壯觀,愛情故事淒美感人。 ◆世界遺產~" 阿姜塔石窟 " 長達十世紀之久的遺失也讓精緻的石窟藝術得以保存,後來成為印度代表的石窟之一;" 愛羅拉石窟 " 以七千多名勞工費時 150  年的時間開鑿出全世界最偉大的巨石雕刻神廟。

資料來源yahoo奇摩知識家孟買文化遺產
地圖來源 google map http://maps.google.com/maps?f=q&hl=zh-TW&geocode=&time=&date=&ttype=&q=yulara&ie=UTF8&ll=-25.22482,130.98587&spn=0.133551,0.228653&z=12&iwloc=addr&om=1

2007年9月20日 星期四

有關波蘭作業


檢視較大的地圖

波蘭舞曲
[編輯首段]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转到: 导航, 搜尋

波蘭舞曲的常見節奏
波蘭舞曲(英語:polonaise;波蘭語:polonez,chodzony;義大利語:polacca),又被譯為波洛奈茲或波洛內茲,是一種3/4拍子,中等或偏慢速度的舞曲,源於波蘭
蕭邦之前,波蘭舞曲和瑞典的波爾斯卡舞曲(polska)很相似,有很多十六分音符組成的節奏,兩種舞曲是同出一源。在巴洛克時期古典時期巴赫泰勒曼莫扎特等作曲家都曾創作過波蘭舞曲,這時代的波蘭舞曲比較慢,節奏平穩。在蕭邦的作品中,波蘭舞曲變成一種華麗而雄壯的鋼琴獨奏曲。他的波蘭舞曲通常是三段體或者迴旋曲式。
蕭邦最著名的波蘭舞曲是降A大調波蘭舞曲(op.53)。這首作曲被認為顯示蕭邦對祖國波蘭的熱愛,在鋼琴技巧上,以高難度著稱,考驗彈琴者持久的臂力。

[編輯] 參見
波爾卡(polka),一種 2/4 拍子舞曲,源於捷克。
波爾斯卡(polska),一種 3/4 拍子舞曲,源於北歐瑞典。
波爾卡-馬祖卡(polka-mazurka),一種 3/4 拍子舞,和馬祖卡相似。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3%A2%E8%98%AD%E8%88%9E%E6%9B%B2&variant=zh-tw"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波蘭舞曲
地圖來源 google map http://maps.google.com/maps?f=q&hl=zh-TW&geocode=&time=&date=&ttype=&q=yulara&ie=UTF8&ll=-25.22482,130.98587&spn=0.133551,0.228653&z=12&iwloc=addr&om=1